目前社會對于紙產品的需求日益增加,但自然資源日益短缺,廢紙再利用成為制漿造紙行業發展的有效途徑。近年來,隨著廢紙回收再制漿工藝的普遍應用,紙廠車間及其周邊區域的氣味問題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
紙廠的異味來源是多方面的,通常與廢紙成分、貯存方式、輔料及化學藥劑添加、水循環度及廢水處理工藝等原因密不可分。廢紙制漿流程一般為分揀、碎漿、篩選等環節,由于回收廢紙的品質不同,各工藝環節及其所需用水情況也不同。較國廢來說,進口廢紙纖維較長、廢紙品質較好,廢紙中夾帶的添加劑較少,再利用過程中產生的氣味較少。國廢中纖維較差、輔料及添加物含量較高,再利用時特別在氣溫較高時易造成車間及產品氣味復雜且突出。
據生態環境部新聞發布會的信息,自2021年起,我國全面禁止固體廢物進口,生態環境部將不再受理和審批固體廢物進口相關申請。這就意味著國廢將成為國內企業廢紙制漿的原材料,本來國廢的品質參差不齊,加之多次循環利用,紙廠解決車間生產氣味、紙張帶有異味及后續水處理氣味問題迫在眉睫。
廢紙制漿工藝異味的產生主要有以下原因:
對于車間及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廢氣通常采用生物或化學工藝進行處理。將水處理環節易產生臭氣的構筑物加篷蓋來收集臭氣,篷蓋收集的臭氣與車間臭氣經引風機和管道輸送至生物吸收系統,廢氣中的大部分污染物通過與噴淋液反應得到去除,噴淋液可多次循環使用,直至噴淋液飽和后排至污水處理系統處理。該工藝無危險廢物產生,水耗、電耗指標較低,且占地少,安裝方便,易于維護。
生產紙張出現異味(發酸臭)的主要原因是回用水中含有大量的硫酸鹽類物質。提高工業用水回用率,改善用水質量,降低回用水中硫酸鹽含量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山東環發科技開發有限公司針對行業發展及供水現狀,研發了一體化厭氧系統(已獲國家專利)。該系統內獨有的脫硫技術,可以將廢水中的硫酸根類物質轉化成氣體或鹽類物質從廢水中分離出去,回用水中硫酸鹽含量大大降低,生產的紙張將不再酸臭,真正解決了封閉回用水影響產品質量的這一難題。
山東環發科技開發有限公司開發的此項技術為國內獨創,設計理念先進、工藝成熟,具有去除率高、投資少、操作簡單、管理方便等特點,已在多家公司多種廢水處理系統中得到成功應用。